道可道,非常道
当前位置:土地道德经网>道德经集释 >吕洞宾解道德经

吕祖《道德经》释义第七十二章

中国古代经典 吕洞宾 著 2025-01-22 原文图书版

七十二

民不畏威。大威至矣。无狭其所居。无厌其所生。夫惟不厌。是以不厌。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。自爱不自贵。故去彼取此。

此章一团至理,一团玄妙,劈邪归正之说。

民者,先天至宝。威者,使也、用也。至道无使,至玄无用,冥然自生自化,不待做作有为之事,虚灵至极,明其心,见其性,先天自生,流贯天下。意不使,心不用,至宝不畏其威。如此大威至矣。

狭者,限于所,存于处,大道无所处。待先天见,自有着落,命即存矣,谓之无狭其所居。先天见万国九州,无不通透畅然,性命从此合一,归于虚无之中。按天地之度数,合日月之仪,秉乾坤之象,符阴阳之气,同四时之生,化肃杀之机,长长如是,不假间断,谓之不厌其所生。

夫惟,是者箇二字,这个不厌方是大道。是以道祖圣人,成道如此之不厌。不厌者,无止其所生,无厌其所化。自生自化,内合天地阴阳之理,外成山岳不动之形;外静自然之静,内动自然之动,是以圣人自知其有,而不自见其形;自爱其道,而不自贵其形,是以圣人,去彼之形。而留此之真,血化膏,心化虚,形化气;而成自然之真,去彼之假象,存此之真形。圣人修道,不畏威也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