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章
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
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
天地之间,其犹橐钥乎?
虚而不屈,动而愈出。
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。
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
此教人行事务用常道,不欲使暴惜物而暴弃物也。所谓刍狗,乃古祈祷之时,以草为狗,而用之毕则弃矣。若人君治则治矣,治后如刍狗,可乎?若天地交合以成四时,成则成矣,既成之后,再不调四时,可乎?故天能成天地者以四时,常经万古,不息无怠,未尝时刻不运用也,所以能长久。人君措天下,若能体天之常造,则治民非刍狗矣。
天地之间,其犹橐钥乎。虚而不屈,动而愈出。
圣人之心,无不虚而无不实,无不惜而无不弃。所以惜者,常常惜之。所以弃者、常常弃之。是不弃而弃,不惜而惜,故民乐自然矣。特以铸冶风匣比之,视之则虚而无物,动则其风源源,敛而视之,似乎无物也,未尝不有也。大概言风机,无时不有,圣人治道之心,亦无时不专,故以橐钥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