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如昏庸无道的纣王,以严刑峻法治国的秦二世,他们治国都是以一己私欲,因得不到民众的敬仰而导致亡国。如陈胜、洪秀全,刚开始起义时还知顺应民心,可得势后却穷奢极欲,背离了天道民心,因而最终以失败告终。这都是因为有了私欲,被物欲束缚了心智,一味地贪婪索取而欲壑难填,不懂得顺道而为,失去了大道人心,终将会被天下人所唾弃。想以武力强行掌控天下的人,必然会失败;想以阴谋诡计而得天下的人,哪怕短暂的能蒙骗天下人,如果执着于权力的欲望,也必然将会失去这些。神器何其重也?以一人之力,又能有何作为呢?因此掌控神器,应以无为之心而不可有丝毫私欲。
只有得到天下人的支持与肯定,才能执神器而顾四方。例如我们看过的武侠小说《天龙八部》里鸠摩智,他是吐蕃国的国师,官拜大轮寺住持,号称“大轮明王”。鸠摩智是一个高傲自负、痴迷于武学的人,他狂热追求至高无上的武功绝学,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,多次使用偷袭暗算的手段。他贪婪过度,为了研究少林派七十二绝技,不自觉地跳入了慕容博的圈套。最终,鸠摩智因走火入魔而狂性大发,被段誉吸走了所有内力,武功尽失。在失去武功后,鸠摩智才恍然大悟佛家的真理,从而豁然开朗。
这里主要说明了无为之道,也就是无为方能治天下,以及为什么要做到无为。那么究竟什么是无为呢?无为不是无所作为,而是能顺应自然规律,因势利导地行事。不强行干预事物的发展,不去刻意地追求特定的结果或目的,以便达到一种和谐、自然的状态。例如在治理国家时,不强行干预百姓的生活,不施加过多的政令,让百姓自由地发展,但凡是强加的政令,总会有人因而获利或损失。因此无为是不以自己私欲为导向的行为,顺应人心所向也正是无为的一种方式。这种顺应人心,并不是说自以为是、想当然的“我认为民心所向是如何想的”,而是能以百姓的行为为导向,自己无私欲地顺应民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