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安易持章第六十四
其安易持,其未兆易谋,其脆易浮,其微易散。为之於未有,治之於未乱。
安者危之对,未兆者已形之对,脆者坚之对,微者着之对。持之於安,则无危。谋之於未兆,则不形。圣人之知几也,脆者伴之则不至於坚冰,微者散之则不着。贤人之殆庶几也。奔垒之车,沈流之航,圣人无所用智,焉用智於未奔沈,所谓为之於未有,治之於未乱也。
合抱之木,生於毫末。九层之台,起於累土。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。
有形之类,大必滋於小,高必基於下,远铃自於近。其作始也简,其将毕也必巨。圣人见端而思末,睹指而知归,故不为福先,不为祸始,踌躇以兴事,每以成功。
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,是以圣人无为,故无败,无执,故无失。
圣人不从事於务,故无败。不以故自持,故无失。昧者规度而固守之,去道愈远矣,能无败失乎?
故民之从事,常於几成而败之。
中道而止,半途而废,始勤而终怠者,凡民之情,盖莫不然。故事常几成而至於败。
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矣。
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,终始惟一,时乃日新。施之於事,何为而不成?
是以圣人欲不欲,不贵难得之货,学不学,以复众人之所过。
欲利者,以物易己,务学者,以博溺心。夫岂足以造乎无为?圣人不以利累形,欲在於不欲,人我之养,毕足而止。故不贵难得之货,不以人灭天。学在於不学,缉熙於光明而已。故以复众人之所过。道之不明也。贤者过之,况众人乎?复其过而反之性,此绝学者所以无忧而乐。
以辅万物之自然,而不敢为。
天高地下,万物散殊,岂或使之,性之自然而已。辅其自然,故能成其性。为者败之,故不敢为。此圣人所以恃道化而不任智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