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太上】无上可上。【下知有之】众所共知。【其次,亲之誉之】可亲可誉,便不自然。【其次,畏之】知其畏敬。【其次,侮之】全无忌惮。【信不足】道难信。【有不信】疑心重。【犹其贵言】轻诺寡信。【功成名遂】默而成之。【百姓皆为我自然】不知所自。
右十七章太上谓无上可上。虽下愚皆知有此理才可亲近。有美誉便不自然,畏之者犹其次也,侮之者失道远矣。天真丧失,不能反本,虽教之奚益。言愈多而愈不信,不若默而待之,无为而化之,使其自悟,自然返朴,不言而信也。以治道言之,太上以下不能无为。亲之誉之,有言之教也。畏之者刑禁也。侮之者,上失信也。上失信於民则民不信。犹其贵言,不言之教也。不言之教,无为而成,刑不试而民自服也。至於功业成遂,还淳返朴,则亲誉畏侮俱忘矣。百姓安居乐俗,忘其所自,故曰谓我自然。
颂曰:太上元无上,常存日用间。可怜无眼汉,刚道出函关。